<td id="8cvuk"></td>

    • <sup id="8cvuk"></sup>

        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 清廉學校 廉潔文化

        廉言廉語(第二輯)(77-147)

        (七十七)

        滿招損,謙受益,時乃天道。——《尚書》

        【釋義】盈滿招損,謙虛受益,這是自然規(guī)律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《說文》中說,滿,盈溢也,即全部充實,沒有余地。“小滿”節(jié)氣,麥粒即將飽滿,萬物稍得盈滿。物極必反,“小滿”之后無“大滿” 。黨員干部既要保持頭腦清醒,知敬畏、存戒懼、守底線,又要保持奮斗樣態(tài),戒驕戒躁、踔厲奮發(fā)、積極有為。

        (七十八)

        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。——《周易·系辭下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在國家安定的時候要不忘危險,國家存續(xù)的時候要不忘敗亡,國家大治的時候要不忘變亂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“凡事從壞處準備,努力爭取最好的結(jié)果?!边@樣的“底線思維”,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國理政重要方略。

        今天的中國,已經(jīng)進入“風險社會”,各種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,不穩(wěn)定、不確定的因素日益增多。因此,黨員干部更要有憂患意識,在社會治理中增強預見性,保持底線思維,對可能威脅國家前途命運的困難和危險時刻保持警惕,才能做到喜不忘憂、未雨綢繆,臨難有靜氣,遇事有定力。

        (七十九)

        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,將突梯滑稽,如脂如韋,以潔楹乎?——先秦?屈原《楚辭·卜居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寧可廉潔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,還是圓滑詭詐、油滑適俗、趨炎附勢?

        【解悟】屈原一生品性高潔,誓死不屈,民間《粽子歌》里唱到,“有棱有角,有心有肝”。黨員干部要克制私欲,清廉自守,堅守紀律規(guī)矩底線,不受他人饋贈錢財禮物,不讓清白受到玷污。


        (八十)

        【釋義】肩負社會道義,兩袖清風,可昭日月;讀萬卷、品萬物、識時局,身在書齋,心系天下。


        【解悟】從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到顧炎武的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,從林則徐的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”到周恩來的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”,他們心胸開闊、志存高遠,以高度的責任感肩負起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。所謂月盈則虧,水滿則溢。只有心存敬畏,不為小我所困、不為私利所惑,胸懷大局、著眼大事,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,才能達到“日月每從肩上過”、“江山常在掌中看”的思想境界。

        領(lǐng)導干部肩負著重大職責,更應(yīng)心胸開闊、志存高遠,始終心系黨、心系人民、心系國家,自覺堅持黨性原則。一個人什么時候容易犯錯?就是以為萬物皆備于我的時候,容易隨心所欲、利令智昏。月盈則虧,水滿則溢,身為領(lǐng)導干部只有心存敬畏、手握戒尺,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,才能達到日月每從肩上過、江山常在掌中看的思想境界。

        (八十一)

        【釋義】即使只是一根絲、一粒米,都關(guān)系著我的名節(jié);哪怕是一厘錢、一毫錢,全都是老百姓的血汗。對百姓寬待一分,那么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;向百姓多索取一文,那么我的為人便一文不值。


        【解悟】張伯行在福建巡撫任上,為了杜絕接踵而來的送禮者,特地撰寫了一篇《禁止饋送檄》,張貼于居所院門及巡撫衙門。那些送禮者見此犀利檄文,不敢自討沒趣,便悄然離去。

        “一絲一?!彪m小,卻牽涉我的名節(jié);“一厘一毫”雖微,卻都是民脂民膏。對百姓寬待一分,那么百姓所受的恩賜就不止一分;向百姓多索取一文,那么我的為人便一文不值。體現(xiàn)了廉潔奉公的做人原則與道德操守。

        唯有時常保持“一”的警覺,防一念之差、一時糊涂、一著不慎,保一路清醒、一世廉潔、一生平安。

        (八十二)

        【釋義】貪一文錢,與貪百千萬沒什么差別。


        【解悟】貪取一錢,占點小便宜,看似離貪腐很遠,其實已經(jīng)有了危險的開端。人生百忌,忌公私不分;人生百防,須防微杜漸。若心不設(shè)防,貪取小利,最后難免“小我”膨脹,“針尖大的窟窿透過斗大的風”,這樣脫軌越界就是早晚的事了。由此,要慎始慎初,走好“第一步”,守住“第一次”。

        守住底線、小利莫貪,方能守住大節(jié)、一生平安。

        (八十三)

        【釋義】一個人要克制自己內(nèi)心的私欲,并時常反省、檢討自己的不足,這樣才能成就自我,讓自己變得更好,成就偉大事業(yè)。


        【解悟】克己,是面對欲望與誘惑,能遏制胸中的貪念,不被糖彈攻克;是面對鮮花與掌聲,不留戀令人艷羨的光環(huán),泰然處之、虛懷若竹,保持謙遜的空杯心態(tài)??思菏匦?,讓欲望有限度,做人有底線、做事有分寸,也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
        “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,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”。懂得知進退,辨黑白,明是非,常破“心中賊”,做到“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”,才能在紛囂中清心明性,天塌不驚。

        (八十四)

        【釋義】看見不義的財物不要去拿,遇到合理的事物要遵從。


        【解悟】不義之財不可取,不義之財莫伸手。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,人一旦在“非分”的錢財上開了口子,就容易一發(fā)不可收拾,突破底線,放縱自己,到頭來只能是深陷腐敗的泥潭。

        明辨義利,需戒除貪欲,歷史上,子罕辭玉、楊震拒金、羊續(xù)懸魚,一個個古人拒賄的故事,至今讀來仍讓人感動。少一分貪念,多一分安然,對于黨員干部來說,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與敬畏,在誘惑面前保持警醒,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,被不義之財遮了望眼。

        (八十五)

        【釋義】不憑空臆測,不武斷絕對,不固執(zhí)拘泥,不自以為是。


        【解悟】毋固是不要固執(zhí)己見,不要說我的意見一定對;毋我是不要以為我主;毋意是不要揣度猜測;毋必是不要把話說得那么肯定,不要說出一句話就認為百分之百正確。這個“四毋”是人生處世的態(tài)度。人們?nèi)裟軐φ铡八奈恪泵咳杖∥嵘?,取長補短,廣納博采,讓自己的身心始終行走在光明之中,就能夠客觀公正地對待整個世界及身邊的人和事,就能夠讓自己處事更圓滿!

        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?,F(xiàn)實生活中,一個人要達到“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”的修為和境界確實有點難,難免會犯“意、必、固、我”等各種主觀性錯誤。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們應(yīng)當學之、記之、悟之、用之,正視自己、看清自己,勇于面對自己在待人行事上“猜測、武斷、固執(zhí)、自戀”等各種毛病,拿出應(yīng)有的態(tài)度和行動,反省自己、修正自己、完善自己。做到這些,我們就能夠把握住自己的人生,走向成功的彼岸。


        (八十六)

        【釋義】度量是計量的器械,要像度量一樣做到大公無私,不可舞弊貪污,如果起了私心,貪念就會無限蔓延發(fā)展。


        【解悟】“度量無私本至公,寸心貪得意何窮?!边@是朱熹任同安主簿期間視察糧倉時,在糧倉墻壁上寫下的警詩《題米倉壁》,用來勸誡管理米倉的官員,要擺正自己的位置,不得有私心貪欲、監(jiān)守自盜。古今賢人之所以千古流芳,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便是堅持守公去私、公私分明。

        “大賢秉高鑒,公燭無私光?!笨思悍罟?、至公無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一心為公者被世代傳頌。對于公和私的關(guān)系,應(yīng)以公為先,需常用“公與私”這把尺子量一量,觀照內(nèi)心、以正言行。唯有以至公無私之心,行正大光明之事,才能內(nèi)不愧心、外不負俗,做到兩袖清風、俯仰無愧天地。

        (八十七)

        釋義】修心養(yǎng)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減少私欲,人世間最大的樂趣即為讀書。


        解悟】一代名將鄭成功,戎馬一生,久戰(zhàn)疆場。殊不知,他也是個熱愛讀書的人。“養(yǎng)心莫若寡欲,至樂無如讀書”這副對聯(lián)是他的自勉聯(lián)。上聯(lián)出自《孟子》,說的是一個人修身養(yǎng)性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清心寡欲,唯有如此才會變得高尚純潔,下聯(lián)說的是人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讀書,正如對聯(lián)有上下兩聯(lián)缺一不可一樣,養(yǎng)心與讀書也是缺一不可的。

        清心寡欲,知足常樂;詩書相伴,學以致遠。人生于世,既要時常心鏡自照,拂塵去灰,防止在物欲橫流中走偏走失,又要不輟學習改造“三觀”,志趣高尚,使?jié)嵡遄允赋溆谛摹?/span>

        (八十八)

        【釋義】入仕為官不談廉潔,因為廉潔是做官之人的分內(nèi)事。


        解悟】廉潔是從政者的道德規(guī)范,古人稱其為“仕者之德”。在古代思想家、政治家看來,廉潔是為政之本。為政者清明,社會就和諧,民心就向善;相反,則治道衰頹,社會風俗敗壞。

        有廉乃正,無欲則剛。廉才能正己正人、無私無畏,若“中無所主”,就會“見利易動”,使自己陷于貪墨,終身都無法洗掉這種污點。作為黨員干部,除了做好“本分”,還需謹慎勤勉才能處事公正、取信于民,做到清而不濁,慎而不驕,勤而不惰,方能守住大節(jié)、善始善終、明凈豁達、造福一方。



        (八十九)

        人常咬得菜根,則百事可做。——明·姚舜牧《姚氏家訓》


        釋義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意思是人的才智和修養(yǎng)只有經(jīng)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,是以菜根之清苦歷練來喻自己歷經(jīng)人世滄桑后所獲得的一種超逸、通達之品格。


        解悟】“咬得菜根”,從修養(yǎng)上來講,有益于陶冶情操,磨練意志;從做官為政來講,“咬得菜根”的領(lǐng)導干部懂得民間疾苦、能夠為民謀福。如果只知山珍海味,而不知菜根之味,只追求享樂、安逸、奢靡,不愿吃苦,就不可能克勤克謹于政務(wù)。作為黨員干部,如果不知百姓之苦,何談體恤百姓之苦呢?菜根,百姓吃得多了,吃得久了,就會有菜色;領(lǐng)導干部吃得少了,或不再吃了,也就無法體恤民情了。所以南宋大臣真德秀曾說“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,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。”百姓之所以面有菜色,正是士大夫不知菜味!如果官員們都能“咬得菜根”,能夠知其味,就會知責履責,盡心盡職了。

        (九十)

        人視水見形,視民知治不。——﹝西漢﹞司馬遷《史記·殷本紀第三》


        釋義人從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,從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國家治理狀況。


        解悟】“人視水見形,視民知治不”,大致產(chǎn)生于公元前1620年,商湯討伐葛伯之際。這也是目前有據(jù)可查的最早的“鏡子論”。

        我們黨來自人民、植根人民、服務(wù)人民,黨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。群眾滿意度是檢驗黨員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。實際工作當中,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用群眾這面鏡子來觀照自己,要以群眾的期盼為鏡,深入基層、深入實際、深入群眾開展調(diào)查研究,反思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。黨員干部必須堅持開門搞活動,確保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、每項工作都讓群眾參與、受群眾監(jiān)督、請群眾評判;要真正實現(xiàn)問政于民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使各項決策和工作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。




        (九十一)

        欲知平直,則必準繩;欲知方圓,則必規(guī)矩——(戰(zhàn)國)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


        釋義要想知道平直與否,就必須借助水準墨線;要想知道方圓與否,就必須借助圓規(guī)矩尺。


        解悟】加強紀律建設(shè)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:“治理一個國家、一個社會,關(guān)鍵是要立規(guī)矩、講規(guī)矩、守規(guī)矩。講規(guī)矩是對黨員、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,是對黨員、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。心中有規(guī)矩,行為定方圓。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下,紀律和規(guī)矩已經(jīng)成為貫穿黨風廉政建設(shè)的主線。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把紀律和規(guī)矩挺在前面,增強守紀律講規(guī)矩的“四個自覺”,真正讓鐵規(guī)發(fā)力、讓禁令生威。




        (九十二)

        禁微則易,救末者難。——(南朝·宋)范曄《后漢書·桓榮丁鴻列傳》


        釋義問題剛剛露出端倪的時候容易防范禁止,如果任其發(fā)展下去就難以挽回局面了。意在強調(diào)做事要看清趨勢,在事物發(fā)展變化的過程中見微知著、防微杜漸。


        解悟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:“要抓早抓小,有病就馬上治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就及時處理,不能養(yǎng)癰遺患?!币虼?,無論是改進作風,還是反對腐敗,都應(yīng)強調(diào)“加強源頭治理”,未雨綢繆,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(tài)。中共中央出臺的《廉潔自律準則》和《黨紀處分條例》不僅劃出了“禁微”的底線,還明確了道德的高標準,黨員干部應(yīng)當嚴格對照,自我反省,以“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”的態(tài)度對待權(quán)力,才不致利令智昏,導致“立名于一世,失之僅頃刻”的悲劇。





        (九十三)

        縱有良法美意,非其人而行之,反成弊政。——(明)胡居仁《居業(yè)錄》


        釋義縱然有了好的法令和美好的意圖,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去執(zhí)行它,反而會成為有害的法令。


        解悟】再好的制度,如果得不到嚴格有效的執(zhí)行也只能是一紙空文。而目前種種違法亂紀的情形表明,并不都是沒有法規(guī)和制度,也不盡是法規(guī)和制度界限不清,而是明知故犯者大有人在。

        有法不依,立而不施,執(zhí)法不嚴,都會造成法治建設(shè)的負效應(yīng),失信于民。只有把制度執(zhí)行到位、將政策貫徹到底,才能最大限度激發(fā)制度的效能,在各個領(lǐng)域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。





        (九十四)

        志高則言潔,志大則辭弘,志遠則旨永。——(清)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上》


        釋義志趣高雅的人,其語言就會純凈;志氣宏大的人,其文辭就會雄健;志向遠大的人,其思想就會深邃。


        解悟】志高,就是要有強烈的愛國心;志大,就是要有濃烈的為民情;志遠,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。作為黨員干部,要講品位、講格調(diào)、講責任,自覺遵守法律、遵循公序良俗,自覺抵制拜金主義、享樂主義、極端個人主義,堂堂正正做人、清清白白做事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。




        (九十五)

        履不必同,期于適足;治不必同,期于利民——(清)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》


        釋義每一個人的鞋子大小不必相同,關(guān)鍵是要適合自己的腳;每個國家的治理方法不必雷同,關(guān)鍵是要有利于人民。


        解悟】道路決定命運。一個國家,一個民族,只有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道路,才能實現(xiàn)自己的發(fā)展目標。

        發(fā)展道路合不合適,人民最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回顧黨的百年發(fā)展歷程,我們深刻領(lǐng)悟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為什么“能”、馬克思主義為什么“行”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“好”,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。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,就一定能夠?qū)崿F(xiàn)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。




        (九十六)

        絹帕蘑菇與線香,本資民用反為殃。——(明)于謙《入京》


        釋義蘑菇、絹帕和線香是供人們?nèi)粘J褂玫?,如果都被做官的拿去討好上司,就會給人民的生活所需帶來困難。


        解悟】說起“兩袖清風”,不得不提到明朝名臣于謙。明正統(tǒng)年間,宦官專權(quán),朝政腐敗,賄賂公行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,都要從老百姓那里搜刮許多錢財,獻給皇帝和朝中權(quán)貴。于謙每次進京奏事,卻不帶任何禮品。他的同僚勸他:“你就算不獻金寶、攀求權(quán)貴,也應(yīng)該帶一些土特產(chǎn),送點人情呀?!庇谥t瀟灑一笑,甩了甩他的兩只袖子,說:“帶有清風!”

        于謙并作《入京詩》一首:“絹帕蘑菇與線香,本資民用反為殃。清風兩袖朝天去,免得閭閻話短長?!泵耖g之物,本是供人民享用的,當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。若官吏征調(diào)搜刮,反倒成了百姓的禍殃。

        群眾利益??事,黨員領(lǐng)導干部要始終?中有民,公心為民,始終保持清廉本色,禮尚往來切不可碰觸紀律紅線。

        (九十七)

        從官重恭慎,立身貴廉明。——唐·陳子昂《座右銘》


        釋義為官從政要注重恭敬和謹慎,立身行事貴在廉潔和清白。


        解悟】如果一名黨員干部主觀臆斷,隨意用權(quán),或者優(yōu)親厚友,必然導致處事不公,就會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,損害黨和政府的英明形象,甚至民怨沸騰,禍害一方;如果抵御不住貪腐的各種誘惑,就會誤入歧途,抑或被別有用心之人圍獵、誘捕,“一招不慎,滿盤皆輸”。因此,黨員干部要常思貪欲之害、常修為政之德、常懷律己之心,面對名利得失保持內(nèi)心寧靜,不為名利所累、不為物欲所動,始終保持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。

        (九十八)

        廉慎傳家政,流芳合古今。——唐·崔顥《澄水如鑒》


        釋義把廉潔謹慎的家風傳承下去,讓美好的名聲與古今并存。


        解悟】良好的家教家風無疑是抵御腐敗的重要防線,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把家風建設(shè)擺在重要位置,廉潔修身,廉潔齊家,正好家風,管好家人,處好家事。要以清正廉潔為重點建設(shè)良好家風,堅持清正廉潔家風,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就能減少來自家人的不當干擾;找準“為民、清廉”的價值坐標,其家人也能端正思想觀念,通過自身努力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。

        (九十九)

        不畏浮云遮望眼,只緣身在最高層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登飛來峰》


        釋義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,只因為我站在最高處,登高望遠心胸寬廣。


        解悟】高度決定眼界,眼界改變格局。黨員領(lǐng)導干部不能做井底之蛙,持一孔之見,更不能固步自封,小勝即安,而要從整體全局出發(fā),既為一域爭光,更為全局添彩。

        (一百)

        書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憂樂每相親。——明·于謙《觀書》


        釋義我和書籍的感情就像多年老友,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,總與之相親相伴。


        解悟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:“堅持在讀書學習中把握人生道理、領(lǐng)悟人生真諦、體會人生價值、實踐人生追求,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,一個純粹的人,一個有道德的人,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,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?!?/span>

        家教家風,從讀書開始,黨員干部要能靜下心來,與家人、與孩子一起徜徉書海,提升家庭成員的人文素養(yǎng)和精神境界。

        (一百零一)

        自信人生二百年,會當水擊三千里——毛澤東《七古·殘句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青年毛澤東酷愛在大江大浪里游泳,詩人在讀書期間暢游湘江,作此浪漫豪邁之詠:我相信人能活到兩百歲,那樣的話至少可以暢游三千里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足夠自信,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、一個政黨、一個人才能真正安身立命,堅定向未來。然而,在實際工作中,有些黨員干部本領(lǐng)不強、底氣不足,進而妄自菲薄,致使負能量蔓延,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社會心理。我們只有沉淀足夠的智慧和勇氣,讓自身“底氣”十足,不做“夾生”干部,才能不畏浮云、不怕困難、厚積薄發(fā),走好服務(wù)人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
        (一百零二)

        世上無難事,只要肯登攀。——毛澤東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重上井岡山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,如同登山,只要努力攀登,就一定能夠到達頂點。1965年,毛澤東同志重回井岡山,眼前舊貌換新顏、生機勃勃,即詩抒懷,贊美共產(chǎn)黨人和革命人民藐視困難、戰(zhàn)勝困難的英雄氣概和凌云壯志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毛澤東同志也曾在《婁山關(guān)》詞后自注,“萬里長征,千回百折,順利少于困難不知有多少倍,心情是沉郁的?!笨梢姡⒉徽J為沒有難事。辯證地講,天下之事,為之則易,不為則難?!跋劝l(fā)力,帶好頭”是省會城市的題中應(yīng)有之意,雖然道阻且長、任重道遠,但是行則將至,不行則廢。黨員干部莫做“清談客”,要做“行動者”,用實干讓人民群眾擁有越來越多的幸福感。

        (一百零三)

        青春須早為,豈能長少年。—— 唐·孟郊《勸學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孟郊認為,石頭只有擊打,才會有火花;人只有磨礪,才能增強能力。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是“少年”,應(yīng)趁青春年少時早下苦功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魯迅先生說,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,向上走,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。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,廣大青年干部生逢偉大時代,是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生力軍,要敢于擔當大任,勇于自我革命。時間屬于奮進者!歷史屬于奮進者!韶華易逝,莫負流年。青年干部要拒絕“未衰先老”,切忌隨波逐流、不求進取,要充滿激情、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,不辜負美好的青春年華。

        (一百零四)

        正入萬山圈子里,一山放過萬山攔。——宋·楊萬里《過松源晨炊漆公店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人們總說上山難下山易,卻不知下山之后仍要上山。所以,楊萬里以一首理趣詩告誡人們,“行人”正處在眾多山峰的包圍之中,一座山放過了你,很快又有一座山攔住了你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,有變化就有困難、有挑戰(zhàn)、有機遇。不打無準備的仗,要時刻保持對“時”與“勢”“?!迸c“機”的判斷,應(yīng)對困難、搶抓機遇。小勝即安,就會退步;勇于挑戰(zhàn),才能超越。追求有品質(zhì)的生活、高質(zhì)量的學習、驕人的工作業(yè)績皆如此。奮進新征程,面對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考驗,只要我們堅定信仰信念信心,就一定能過了一山再登一峰、跨過一溝再越一壑,抵達新的發(fā)展境界。




        (一百零五)

        操千曲而后曉聲,觀千劍而后識器。——南北朝·劉勰《文心雕龍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只有演奏過千首好曲,才能精通音律;只有觀摩過千口寶劍,才能識得武器。文學鑒賞如此,識人用人亦如此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“賽馬不相馬”,選拔“千里馬”,不應(yīng)按圖索驥,而應(yīng)“賽場上見高低”。干部業(yè)績在實踐,干部聲名在民間。試玉要燒三日滿,辨材須待七年期??疾熳R別干部,功夫要下在平時,眼睛要盯住關(guān)鍵,多到基層群眾中考察、多在鄉(xiāng)語口碑中了解。從實際出發(fā),知事識人,聽其言,觀其行,“大事”上看德,“小節(jié)”中察行,打磨“璞玉”,淬礪“國器”。


        (一百零六)

        逆水行舟用力撐,一篙松勁退千尋。——董必武《題贈〈中學生〉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,要用力撐篙。稍微一松勁,就會后退很遠的距離。在最關(guān)鍵的時候,決不能有停一停、歇一歇的想法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2017年10月25日,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,習近平同志引用“逆水行舟用力撐,一篙松勁退千尋”強調(diào),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我們黨自身建設(shè)提出的新要求,著眼于我們黨更好擔當使命,總結(jié)運用成功經(jīng)驗,正視解決突出問題,一刻不停歇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(fā)展。

        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那就必須以作風建設(shè)為“抓手”。 作風建設(shè)是一項長期的、復雜的、艱巨的任務(wù),絕不能“松一陣、緊一陣”,更沒到“喘口氣、歇歇腳”的時候,只有以“嚴態(tài)度”“嚴管理”“嚴要求”堅持不懈、一抓到底,才能真正得到“好習慣”“好成效”“好風俗”。

        (一百零七)

        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——《禮記·禮運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當大道行于天下的時候,天下就是人們所共有的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禮崩樂壞,戰(zhàn)亂頻仍,諸子百家將目光投向天、地、人,探尋“大道”以期實現(xiàn)“天下為公”的“大同社會”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,危難面前喊一聲“跟我上”而不是吼一聲“給我上”。從古至今,志士仁人修身齊家兼濟天下,天下蒼生翹首以盼大同社會。只有中國共產(chǎn)黨,在華夏神州真正實現(xiàn)了“天下為公”歷史夙愿。天地之大,黎元為本。歷史的長河,因人民的力量奔涌向前;思想的波濤,因人民的拼搏卷起巨瀾。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牢記“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”的根本問題。




        (一百零八)

        不私,而天下自公。——東漢·馬融《忠經(jīng)·廣至理章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不懷私心,天下百姓自然而然變得公正。東漢著名古文經(jīng)學家馬融所著《忠經(jīng)》中,貫穿著諸多傳統(tǒng)道德準則,“不私”便是其一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來也兩袖清風,去也清風兩袖。赴任,“四知太守”楊震以“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你知”嚴拒黃金;離任,“一錢太守”劉寵僅受銅錢一枚。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、謀大利,這個“根本”就是人民群眾的堅定支持,這個“大利”就是人民的利益、民族的利益、國家的利益。廉貪往往一念之間,公私分明是為官從政的底線。歲月流淌,初心永恒。黨員干部要去所私以行大義,不因私欲而自毀,不為利誘而動心,坦蕩做人、干凈做事。




        (一百零九)

        積力之所舉,則無不勝也;眾智之所為,則無不成也。——戰(zhàn)國《文子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戰(zhàn)國思想家文子說,聚集一切力量一起行動,沒什么不能戰(zhàn)勝的;匯聚眾人智慧一起做事,沒什么不能成功的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“積力”和“眾智”,強調(diào)的是集體的力量和群眾的智慧——團結(jié)的力量是巨大的,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。“團結(jié)一切可能團結(jié)的力量”,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能夠團結(jié)帶領(lǐng)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、社會主義革命,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,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歷史經(jīng)驗。家國的峰巒能有多高,是由眾人的高度壘成;民族的圖騰能有多強,是靠眾人的智慧結(jié)晶。集合眾力,集成眾心,則無往不利,無事不興。

        今天,面對新形勢新挑戰(zhàn),讓砥礪前行的中國闖過歷史關(guān)口,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照進現(xiàn)實,新的長征需要匯聚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力量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,“中國夢是民族的夢,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。只要我們緊密團結(jié),萬眾一心,為實現(xiàn)共同夢想而奮斗,實現(xiàn)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?!?/span>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)

        上下同欲者勝。——春秋《孫子兵法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此句多與“風雨同舟者興”聯(lián)用:上下意愿一致、同心協(xié)力就能獲勝;一起與風雨搏斗,共同經(jīng)歷患難,團結(jié)奮斗,就能興盛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:“一百年來,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(jié)奮斗的結(jié)果,團結(jié)奮斗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。”

        只要黨和人民始終站在一起、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任何風浪都動搖不了我們的鋼鐵意志,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的鏗鏘步伐。
        上下同欲者勝。就讓我們踏上新征程,向著新的奮斗目標,出發(fā)!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一)

        人皆可以為堯舜——戰(zhàn)國《孟子?告子章句下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曹交問孟子,人人都可以做堯舜那樣的賢人,有這種說法嗎?孟子說,有。孟子堅持“性善論”,進而鼓勵人人向善、個個有所作為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人為何要成為堯舜?從個人角度說,堯舜道德高尚,廉潔律己,大公無私;從大處說,堯舜是為廣大民眾謀幸福的人,是中國歷史上最初的英明領(lǐng)導者、引路人。當然,人成為堯舜,并不是要人具有堯舜的身份和地位,而是要人具備堯舜的人格和品行。以堯舜為榜樣,改造自己,其光芒就顯現(xiàn)在不間斷的努力前行之中,這個過程在人的有生之年并無終點。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二)

        愛人利物之謂仁。——戰(zhàn)國《莊子·外篇·天地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愛天下人、利于萬物,叫作仁。仁愛精神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內(nèi)容。愛護人民,力求有利于人民,千百年來,薪火相傳,綿延不息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習近平總書記說:“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,生命只有一次,失去不會再來。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,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,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,因為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(wù),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。”

        仁愛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核心理念與鮮明特色。中國共產(chǎn)黨科學倡導中華文化傳統(tǒng)深厚的以民為本、生命至上的仁愛思想,使之煥發(fā)出時代的生機與活力,在海晏河清的承平歲月,滋養(yǎng)著文明不斷開花結(jié)果;在風雨交加的危急時刻,像指南針、壓艙石一樣,讓文明的大船高掛云帆、篤行致遠。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三)

        致廣大而盡精微。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要致力于達到廣博深厚的境界,又要盡心于精細微妙之處。這句話既是兼顧大與小的辯證法,又是修身為政的方法論,大處著眼把握方向,小處著手精益求精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干事業(yè)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確,重點要明確,戰(zhàn)略要得當,同時要把控好細節(jié),做到謀劃時統(tǒng)攬大局、操作中細致精當。

        而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志存高遠,有“致廣大”的眼光和胸懷,著眼整體,心中有盤“大棋局”。同時,在具體工作中要抓好分解落實,走好每一顆“棋子”,用扎實的行動支撐起全盤計劃。在修身處世中,當慎獨慎微慎始慎終,不輕視“系鞋帶”“扣扣子”等細節(jié),經(jīng)常糾正“小錯誤”、時常清理“小欲望”,正心明道、防微杜漸,在“盡精微”中涵養(yǎng)大德、成就大事。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四)

        舉大事必慎其終始。——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興辦大事時必須要有始有終?!对娊?jīng)·大雅》中說“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”,諷諭持志不終的人,也告誡人們,為人做事要有頭有尾、善始善終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做事情沒有人不肯善始,但很少有人能夠善終?!吧鹘K如始,則無敗事”,對待任何事情自始至終都應(yīng)慎之又慎,這樣才不會出現(xiàn)差錯,以致功敗垂成。而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、奮進者、搏擊者,而不會等待猶豫者、懈怠者、畏難者。因此,作為黨員干部,無論處于什么崗位,從事什么工作,行使的都是公權(quán)力,更要有始有終,苦干實干,聚精會神,奮斗追趕。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五)

        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——《禮記·大學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如果能夠一天新,就應(yīng)保持天天新,新了還要更新。商湯把這句箴言銘刻在自己的洗澡用具上,以便每天都能看見,時刻提醒自己及時反省,不斷自我革新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兩千多年前的《孫子兵法》中說,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,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。1906年,少年毛澤東寫下《五言·井贊》一詩,“天井四四方,周圍是高墻。清清見卵石,小魚囿中央。只喝井里水,永遠養(yǎng)不長。”站在全面建設(shè)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國家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,不能做“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”的桃花源中人,更不能做“山中方一日,世上已千年”的“爛柯人”。要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,變中求進、變中突破,勇敢融入推進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(shè)的時代大潮中。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六)

        茍利國家,不求富貴。——《禮記·儒行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只求有利國家,不圖個人富貴。這是中國傳統(tǒng)政治思想中對于為官理政者的基本要求,提倡不謀私利、一心為公、勇于擔當、甘于奉獻乃至自我犧牲的愛國精神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飛機空氣動力學家顧誦芬說,“心中要有國家,永遠把國家放在第一位”。我們生活在一個如詩如畫的國度,我們也生活在一個英雄輩出的國度。位卑未敢忘憂國,報國寸心堅似鐵。愛國是我們每個人的脈搏,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,去不掉,滅不了,更團結(jié),正昂揚。近代以來的期盼與追求、探索與積累,匯聚于新時代,成就于新時代,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、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。歷史滾滾,大勢浩浩蕩蕩。中流擊水,驚濤駭浪仍從容。最根本的是拿出最佳的狀態(tài)、拼出最好的自己,踔厲奮發(fā)、篤行不怠,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。




        (一百一十七)

        有志者,事竟成——南朝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耿弇傳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一個有志氣的人,做事情是一定會成功的!東漢名將耿弇(yǎn)攻打豪強,大腿中箭,繼續(xù)戰(zhàn)斗,大敗敵人。劉秀贊之“有志者,事竟成”。后為成語,常被引用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樹無根不長,人無志不立。有志飄洋過海,無志寸步難行。志氣,是不畏艱難的決心、是積極上進的狀態(tài)、是劈波斬浪的勇氣、是堅韌不拔的前行。有志者、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關(guān)終屬楚;苦心人、天不負,臥薪嘗膽,三千越甲可吞吳。最可貴的成功,是超越曾經(jīng)的自己。我們要把對腳下土地、身邊人民的熱愛,對肩上責任、心中信念的執(zhí)著,書寫在湘江兩岸,銘刻在蒸湘大地,以“趕考”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,創(chuàng)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成就。

        (118)一室之不治,何以天下家國為?——清·劉蓉《習慣說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一間房子不能管理好,怎么管理整個國家呢?

        【解悟】劉蓉說,自己兒時讀書,常被屋內(nèi)徑尺之坑絆到,久而習慣,未去填平。其父說,你連這樣一個小房間都不去打理好,將來怎么治理天下呢?

        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說,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。不注意小細節(jié),久而久之養(yǎng)成大毛病。后人多使用“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”來教育子弟,瑣碎的事情不做好,怎能干好一番大事業(yè)?

        小事見格局,細節(jié)看人品。作為黨員干部,要認真履行崗位職責,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要常掃思想之微塵,以免日久成痂垢;要常正行為之偏差,以免禍患不期至。



        (119)公生明,廉生威。——明·年富《官箴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公與廉是為官之基、做人之本。處事公平公正才能使人明辨是非;為官清正廉潔才能不為權(quán)勢左右,平生威嚴,讓人信服。成為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銘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周恩來總理因秘書未經(jīng)允許,擅自修繕西花廳而罕見地發(fā)了火;谷文昌用權(quán)以廉,“當領(lǐng)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,把自己的腰桿挺直”;焦裕祿起草了《干部十不準》,自己帶頭不搞特權(quán)、不搞特殊化;楊善洲信奉“共產(chǎn)黨人不是要做官,而是要為人民謀福祉”。公為大道,廉為根本。公為天下,廉為百姓。公則天下信,廉則百姓愛。公私是桿秤、是標尺,公義行則治,私義行則亂。要常稱一稱義利、正邪之輕重,要常量一量是非、親清之界線,養(yǎng)浩然正氣,煉錚錚鐵骨。



        (120)愛人者,人恒愛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——戰(zhàn)國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下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愛別人的人,別人也永遠愛他;尊敬別人的人,別人也永遠尊敬他。孟子還說,仁愛的人愛別人,禮讓的人尊敬別人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同事三分親,工作一陣子,感情一輩子。團隊精神是現(xiàn)代社會的顯著特征之一,合作交流是共享共進的最好途徑,辦公室的故事應(yīng)該是溫馨溫暖的?!秶Z·晉語》里說:“同德則同心,同心則同志?!蓖驴梢岳斫鉃楣餐鍪?,也可以理解為同心共事。力量生于團結(jié),團隊力量更大。一起共事,不是親人,勝似親人,要能看到身邊人的長處,多欣賞身邊人的優(yōu)勢,成果大家分享,難題一起解決。



        (121)眾力并,則萬鈞不足舉也——東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務(wù)正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只要能夠匯聚眾人的力量,即便重達萬鈞的東西也不難舉起來。葛洪,世稱“抱樸子”,他還說“群智用,則庶績不足康也”,善于運用大家的智慧,那么各項事業(yè)都不難做好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保持熱愛,奔赴山海。無數(shù)微塵匯成光明,無數(shù)浪花匯成星辰大海。越是面臨挑戰(zhàn),越要凝心聚力、眾志成城;越是發(fā)展向前,越要群策群力、萬眾一心。詩人艾青曾說,我愿化作一朵浪花,奔騰著加入中國滾滾向前的洪流之中。聚沙能成塔,集腋可成裘。贏得一切勝利最深厚的偉力根源,就存在于人民群眾之中。實現(xiàn)中國夢需要我們每個人扎根于這一片土地,浪花奔涌成波瀾、山石堆疊成高峰,在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中贏得歷史主動。



        (122)不面譽以求親,不偷悅以茍合。——唐·魏征《群書治要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不當面吹捧別人,以求得別人的親熱;不討好奉承別人,作無原則的附和。在是非問題上,不可因顧全人際關(guān)系而放棄原則,必須在堅持原則的基礎(chǔ)上去處理關(guān)系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監(jiān)督就是保護,嚴管即是厚愛。沒有嚴的主基調(diào),紀律不“帶電”、監(jiān)督不“長牙”,政治監(jiān)督、日常監(jiān)督就會軟弱無力,監(jiān)督效果也會大打折扣。派駐監(jiān)督是黨和國家監(jiān)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必須落實《紀檢監(jiān)察機關(guān)派駐機構(gòu)工作規(guī)則》,始終堅守監(jiān)督這個基本職責、第一職責,發(fā)揮好”探頭“作用,不斷提升監(jiān)督實效。近距離,”親“而不越矩;全天候,”清“而不疏離。要能守得住職責、經(jīng)得住磨礪、頂?shù)米毫Γ荒芪肥孜肺?,更不能做面譽偷悅的”好好先生“。



        (123)廉善,廉能,廉敬,廉正,廉法,廉辨。——戰(zhàn)國《周禮?天官冢宰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此為《周禮》首提之“六廉”,東漢鄭玄曾作注解,“善,善其事有辭譽也。能,政令行也。敬,不懈于位也。正,行無傾邪也。法,守法不失也。辨,辨然不疑惑也?!奔瓷朴谛惺?、能行政令、盡忠職守、品行方正、守法不失、明辨是非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春秋時期,有人獻美玉于宋國名相子罕。子罕說,你以美玉為寶,我“以不貪為寶”,你將美玉給我,我們都喪失了各自的寶貝,不如各自保有為好。中華清廉人物浩如煙海,廉潔文化源遠流長。《周禮》提“六廉”,在六字前均加“廉”字,指為政者要具備“善、能、敬、正、法、辨”六種能力,但廉是基礎(chǔ)、是首要的?!傲笔俏覈枷脒z產(chǎn)中的精華,也是中國歷史上系統(tǒng)的廉政觀,影響十分深遠。不要人夸顏色好,只留清氣滿乾坤。且勸“以不貪為寶”,守“廉”如玉。



        (124)征實則效存,徇名則功淺。——唐·王勃《上劉右相書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踏踏實實工作的人,就會干出成效;專務(wù)虛名、敷衍塞責應(yīng)付工作的人,功業(yè)自然淺薄。要做到“廉善”,既要修身慎行、懷德自重、清廉自守,更要心懷理想、不畏困難,敢想敢干、敢作敢為,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、善作善成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周恩來總理說:“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,因為只是老實人才能經(jīng)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?!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text-decoration-style: solid; text-decoration-color: rgb(9, 42, 85)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試看那些只懂得應(yīng)付上級敷衍下級的黨員干部,他們或是人浮于事,在渾渾噩噩中虛度光陰,或是心浮氣躁,在追逐“虛名”中與黨和人民的期待背道而馳,不負責怕吃虧的心態(tài)可見一斑。殊不知,一分耕耘一分收獲,黨的干部只有踏踏實實才能創(chuàng)造出不平凡的業(yè)績,才能實現(xiàn)自己的人生價值,才能獲得人民的“好口碑”,這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。反之,如果只懂得弄虛作假,說出來的是口是心非的違心話,做出來的是脫離實際的虛偽事,這樣的黨員干部只能成為社會主義事業(yè)的“害群之馬”,唯有將其摒棄于黨的隊伍之外,讓真正坦蕩的“老實人”有舞臺,才能使不良風氣獲得根本上的好轉(zhuǎn)。



        (125)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(fā)。——北宋·蘇軾《雜說送張琥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要廣泛觀覽,才能慧眼識珠,取其精義;要經(jīng)歷豐厚的積累,才可以慢慢施展才華。這兩句是讀書做事的方法論,也可認為是“廉善”之道,不經(jīng)歷修為,既難達“廉”境,亦難有“善”成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秋雨來,暑熱去,山河澄凈,萬物精華成。春種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,四季有規(guī)律。經(jīng)歷風吹日曬與雨露,留下的是果實;經(jīng)受考驗?zāi)サZ與洗禮,成就的是筋骨。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要主動擔當“先發(fā)力帶好頭”的歷史大任,不坐等,不觀望,不猶豫,在經(jīng)見世面中提純思想、返璞歸真、固本培元,在開闊視野中增長才干、展現(xiàn)才華、贏得主動,勇于自我革命,煉就“金剛不壞之身”,去干成一番新事業(yè),去干出一片新天地。



        (126)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——《晏子春秋·內(nèi)篇雜下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努力做事,就可以成功,不倦前行,就可以到達。為政之要,貴在落實;落實之本,重在執(zhí)行。呂不韋《呂氏春秋》說,言之易,行之難。這也契合“六廉”中“廉能”的標準,也就是清廉自守且能很好地執(zhí)行法令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晏子說:“為者常成,行者常至。嬰非有異于人也。常為而不置,常行而不休者,故難及也?”努力去做而不中斷,總是前進而不休止,還有什么難以達到的呢?執(zhí)行力就是戰(zhàn)斗力,也是黨員干部的“硬核”所在。沒有方向正確的執(zhí)行力,就沒有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奇跡。藍圖一旦繪就,就要敢于挽起褲腳跳下水,言出必行,行必有果,身體力行,貫徹到底。



        (127)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——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子貢問怎樣修養(yǎng)仁德。孔子說:工匠要做好工作,首先要具備精良的工具。德才兼?zhèn)?,方堪重任。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考驗一個人能否擔當重任,首先要看是否達到“廉能”標準,是否具備了貫徹落實各項政令、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磨刀不誤砍柴工。為政者,莫善于清其吏也。仁德對答啟示我們,清廉擔當?shù)摹袄鳌笔堑虏偶鎮(zhèn)洌粌H需要政治過硬的“廉”,也需要本領(lǐng)高強的“能”。要常思、深思、慎思自己身份,練好“內(nèi)功”;又要會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,做到“打鐵必須自身硬”。清廉石鼓建設(shè)如火如荼,我們既要能站穩(wěn)腳跟、挺直腰板,爭做清廉典范,又要能俯下身子、甩開膀子,建功崗位掄重錘?!俺苊?、夕飲冰”鞠躬盡瘁,“晝無為、夜難寐”夙夜在公,多做讓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、得實惠的實事好事。



        (128)志不求易,事不避難——南朝·范曄《后漢書·虞詡傳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立志不貪求容易實現(xiàn)的目標,做事堅決不回避危險。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難者進,而后“廉能”。高遠立志,知難而進,是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的必備品質(zhì)和精神追求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歷史性的抵達,換個角度看就是開創(chuàng)性的進發(fā)。困難越大,戰(zhàn)勝困難后取得的成績就越大;挑戰(zhàn)越多,克服挑戰(zhàn)后練就的能力就越強。不能因有困難而不為、有風險而躲避、有陣痛而不前。匠心獨運繪清廉,蒸水河畔起藍圖。奮斗者的腳步永不停歇,做難事才是發(fā)展之道,要百折不撓育新機,更要迎難而上開新局。



        (129)善始善終,善作善成。——《史記?樂毅列傳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做事情既要有好的開頭,也要有好的結(jié)尾;既要善于做事,更要善于把事做成。善始而后善作,善作故能善成?!八纳啤敝滔噍o相成、相互促進,極富思想智慧,歷來是中國人為人做事的準則,也是既“廉”且“能”的題中應(yīng)有之義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行百里者半九十。井掘九仞,猶為棄井;山虧一簣,遂無成功。好比挖井,挖得再深,見不到泉水,仍是一口廢井;好比堆山,只差最后一筐土石,山的高度依然達不到。勻速跑,最怕停下來;加速跑,敗于回頭看。溜溜達達的攆不上挑擔負重的,左顧右盼的比不上心無旁騖的。腳踏實地海讓路,持之以恒山可移。秋天的石鼓更加宜人,我們都深愛著腳下這片土地,要堅定地干下去,高質(zhì)量建設(shè)清廉石鼓



        (130)功崇惟志,業(yè)廣惟勤。——《尚書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功高由于有志,業(yè)大由于勤勞。在其位謀其政,取得偉大的功業(yè),在于志向遠大、不懈努力。正如“六廉”之“廉敬”所言,要敬廉崇潔,恪盡職守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一勤天下無難事。夢想變成現(xiàn)實,憑的是堅韌,靠的是勤奮。周成王滅淮夷回到王都豐邑,告誡群臣要忠于職守、勤于政務(wù):你們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,不能怠惰疏忽,要知道“功崇惟志,業(yè)廣惟勤”。既是對周人崛起經(jīng)驗的總結(jié),也是對成就功業(yè)所需條件的深刻認識。登山則情滿于山,觀海則意溢于海。山河哺育的城市,就要有高山的氣度,也要有大河的力量。



        (131)居之無倦,行之以忠——《論語·顏淵篇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??鬃诱f:在位不要疲倦懈怠,執(zhí)行政令要忠心。為政在勤,政不勤則百事怠。亦如“廉敬”,是為政之基、為官之德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周公一沐三捉發(fā),一飯三吐哺,成就成康之治。諸葛亮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,成為一國之宗臣、歷代之楷模。范仲淹不以物喜、不以己悲,忠義滿朝廷,功業(yè)滿邊隅,賢名滿天下。恪盡職守、永不懈怠,始終如一而無倦。堅守初心、盡心竭力,表里如一而忠誠。長風萬里送秋雁,俱懷逸興壯思飛。讓清廉真正成為石鼓的精神特質(zhì),就要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,打好清廉干事底色,篤行不怠,勇毅前行,實現(xiàn)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。


        (132)惟日孜孜,無敢逸豫——《尚書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,不敢貪圖享受。不惰者,眾善之師,“廉敬”的關(guān)鍵在于忠于職守、勤于政務(wù)。正所謂,勤能補拙,天道酬勤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天地無偏心,專愛勤快人。勤勞的人,擁有無窮的內(nèi)驅(qū)力,能讓生命之河奔騰不息,流向心中最美的那片海。盛年不再來,一日難再晨,及時當勉勵,歲月不待人。


        (133)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。——南宋·文天祥《正氣歌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天地之間有一種浩然正氣,靠這種正氣萬物才能生生不息,生長流傳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做人首先要立身中正,正道直行。正氣源自于心存善良、心底無私,是一種思想作風,更是一種人格力量。而浩然正氣是中國人的精神品格,是無數(shù)仁人志士具備的優(yōu)秀品質(zhì)。作為共產(chǎn)黨人只有恪守正道、行事正當、捍衛(wèi)正義、為人正派,才能做到說話辦事有底氣、為官從政有魄力、群眾面前有威信。

        如何涵養(yǎng)浩然正氣?一是堅定信仰信念。信仰信念是共產(chǎn)黨人的政治靈魂,是共產(chǎn)黨人經(jīng)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。二是堅守黨章黨規(guī)黨紀。黨內(nèi)各種規(guī)章制度,是共產(chǎn)黨人的行為戒尺,既標定了底線,也提出了高標準。黨員干部把黨章黨規(guī)黨紀內(nèi)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就不怕任何利益干擾,就能堅持操守、堅守原則,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。


        (134)不能勝寸心,安能勝蒼穹。——清·龔自珍


        【釋義】“不能勝寸心,安能勝蒼穹”,意思是說,如果連自己的心都控制不住,又怎么能夠戰(zhàn)勝客觀世界呢?

        【解悟】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內(nèi)心,就會有什么樣的思想境界和行為舉止。內(nèi)心凈化、志向高遠,才能百毒不侵、力量無窮。做好任何事業(yè),都需要從心做起、從心發(fā)力、從心奮爭、從心落實。

        古代士人從封建倫理道德出發(fā)創(chuàng)造了“心學”,講求修心悟道、正心誠意、安身立命;共產(chǎn)黨人的“心學”,強調(diào)的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黨性原則進行黨性修養(yǎng)和人格塑造?!靶膶W”修不好,就會信仰動搖、宗旨背離,就可能在“圍獵”中被人捕獲。(摘編自《習近平用典·第二輯》,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)


        (135)世不患無法,而患無必行之法。——西漢·桓寬《鹽鐵論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社會不擔心沒有法令,而是擔心沒有堅決執(zhí)行的法令。意思是無法可以制定,有法不執(zhí)行會造成嚴重損害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古人“世不患無法,而患無必行之法”的名言,并強調(diào)指出:“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實施,束之高閣,或者實施不力、做表面文章,那制定再多法律也無濟于事?!?/span>

        中央八項規(guī)定就以短短600多字管住了9100多萬名黨員,讓中國共產(chǎn)黨這個世界最大政黨煥發(fā)出蓬勃朝氣。作風建設(shè)刀刃向內(nèi),自我革命刮骨療毒,從一個個被嚴肅查處的案例中,我們看到了“反腐無上限”的決心、“以百姓心為心”的情懷、“我將無我,不負人民”的擔當,這樣的政黨必將能夠繩弊糾頑、革故鼎新,展現(xiàn)出朝氣蓬勃的狀態(tài)和力量。我們要筑牢“廉法”理念,筑法治之基,行法治之力,積法治之勢,建設(shè)好清廉石鼓,不負時代和人民。


        (136)法者,天下之程式也,萬事之儀表也。——春秋《管子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法是治國的標尺,是社會的客觀準則,是衡量人言行是非、功過、曲直的客觀標準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范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法律是治國之重器,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。中國共產(chǎn)黨自成立以來,就開始制定中國共產(chǎn)黨章程等黨內(nèi)法規(guī),從組織、會議、紀律等各個方面來規(guī)范自身的活動,并將法律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。

        黨員干部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觸碰,法律底線不可逾越,帶頭遵守法律、執(zhí)行法律,要常懷“君子慎獨”之心,用自律代替他律,要盡公仆之責,守黨員之本,做到不義之財不取,不法之物不拿、不凈之地不去,把遵紀守法、依法辦事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基本要求、最基本職責和最基本素養(yǎng),時時事事以黨紀國法約束自己。


        (137)見微以知萌,見端以知末——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見到微小的現(xiàn)象就知道事物的苗頭,見到事情的開端就知道最終結(jié)果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慮于微、防于小、杜于漸、作于細。大奸大盜,多從小偷小摸發(fā)端;大吃大喝,皆自小吃小喝開始。梳理許多腐敗案例通報內(nèi)容,不少人滑入腐敗泥淖往往就是從喝點小酒、收點小禮等“微腐敗”開始,誤認為少拿點、少收點算不了什么,“微”不足道。豈不知,小事小節(jié)上守不住,就會逐漸喪失警覺,腐蝕靈魂,瓦解斗志,逐漸由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,最終難免栽跟頭。

        防微杜漸,敬小慎微,主要靠自警自律,需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來實現(xiàn)。工作生活中,需以“禍患常積于忽微”之心對待小事小節(jié),加強自身修養(yǎng)和自我約束,對于各種苗頭性問題和傾向性隱憂,提前預防、及時化解,敬細遠大、行穩(wěn)致遠。


        (138)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見輿薪。——戰(zhàn)國《孟子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,而看不到一車柴草。比喻只看到小處,看不到大處,只看到小利,看不到大局方向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如果“只看見局部,不看見全體;只看見樹木,不看見森林”,既缺乏對問題全面深入的調(diào)查了解,又缺乏對問題的分析研究能力,就抓不住主要矛盾,解決不了根本問題,是做不好工作的。透過現(xiàn)象看本質(zhì),分析矛盾抓關(guān)鍵。毛澤東講:“用直覺一看就看出本質(zhì)來,還要科學干什么?還要研究干什么?”事物的現(xiàn)象多種多樣、真?zhèn)尾⒋?,僅靠我們的直覺和眼力是遠遠不夠的,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理論、新知識、新經(jīng)驗,堅持深入實際、注重實踐,借助科學方法,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、去偽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,從而逐層深入地認識本質(zhì),揭示事物的規(guī)律。


        (139)兼聽則明,偏信則暗——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明暗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,才能正確認識事物;只相信單方面的話,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集思廣益是一種氣量,從諫如流是一種氣度,兼聽則明是一種智慧,虛已以聽是一種超脫。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,敢于接受他人的批評,可以讓我們明辨是非通達容智。

        “兼聽”不是走過場,不是走形式,要善于傾聽各方面的話,包括贊揚的話和批評的話、提意見的話甚至帶刺的話。兼聽廣納,才能凝心聚力,這是我們當前推進各項改革、實現(xiàn)偉大復興之需要,也是保持和發(fā)揚黨的優(yōu)良作風之需要。


        (140)實事求是。——東漢·班固《漢書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從實際情況出發(fā),不夸大,不縮小,正確地認知和解決問題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百年歷程就是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堅持到底的不懈奮斗史、真理探尋史、自身建設(shè)史。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,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世界觀、方法論的基石。實事求是思想路線,是我們黨團結(jié)帶領(lǐng)人民進行革命、建設(shè)、改革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根本保證、重要法寶和“生命線”“勝利線”。堅持實事求是、不懈探索真理是立足“兩個大局”、書寫千秋偉業(yè)的根本保證。

        作為黨員干部,是不是實事求是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講真話、講實話,是不是干實事、求實效。要堅持以黨性立身做事,把說老實話、辦老實事、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(yǎng)和鍛煉的重要內(nèi)容,敢于堅持真理,善于獨立思考,堅持求真務(wù)實。


        (141)不學詩,無以言。不學禮,無以立——《漢書》《論語》


        【釋義】學習詩,無法與人交談;不學習禮,就難于立身做人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春秋時的一抹陽光透過檜柏灑向曲阜闕里的庭院,孔夫子立于院中,緩緩對兒子孔鯉說:“不學詩,無以言”“不學禮,無以立。”歷史就此定格,一幅垂世千古的“庭訓”由此誕生,令后人回味無窮。

        中國古詩,包羅萬象,研究了詩,知識自然就會變得淵博,可以變得更有內(nèi)涵,說話更有條理。有禮則安,無禮則危。做事先做人! 以禮待人才能以理服人!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從古至今,源遠流長。

        詩以言志,禮以立身。無論古今,為人處世之道都是人生必修課。作為黨員干部,要與時俱進地加強學習,努力做到于人有益,于世有益,做一個懂禮守禮,品德高尚的人。


        (142)千里修書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——清·張英家信


        【釋義】千里之外寫信只是為了一堵墻,讓他三尺又能怎么樣。形容人要以和為貴,左鄰右舍更應(yīng)該相互謙就,互相幫助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“禮讓”、“和睦”,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清康熙年間,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。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,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,供雙方出入使用。后吳家要建新房,想占這條路,張家人不同意。雙方爭執(zhí)不下,將官司打到當?shù)乜h衙??h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,不敢輕易了斷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,要求他出面解決。張英看了信后,認為應(yīng)該謙讓鄰里,他在給家里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:千里書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?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家人閱罷,明白其中含義,主動讓出三尺空地。吳家見狀,深受感動,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,“六尺巷”由此得名。

        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,值得我們經(jīng)常拿出來量一量,更是一種人生修養(yǎng)境地的隱喻,值得我們經(jīng)常去走一走。常走“六尺巷”,修行正己,就會走出人生天地寬,走出無愧后人的歷史評說。

        (143)以邁往之氣,行正大之言。——宋·蘇軾《樂全先生文集敘》

        【釋義】以豪邁直前的氣概,說出堂堂正正、光明磊落的話;多用來稱揚人的氣概不凡,語言磊落鏗鏘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“一門父子三詞客,千古文章四大家?!笨v覽中國歷史,沒有哪一家,能像蘇氏家族一樣,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據(jù)三個席位,傳為千古佳話。三杰一門,前無古后無今,器識文章,浩如江河行大地。蘇氏的家風,猶如一脈清波,涓涓細流,終為江河,匯成時空的洪流。一家書香傳承,一脈浩然正氣,一腔愛國之情,傳揚不息。

        作為黨員干部,不論職務(wù)高低,不管身處哪個崗位,每一名黨員都必須常懷憂黨之心、為黨之責、強黨之志,不斷提升黨性修養(yǎng),涵養(yǎng)浩然之氣,永葆共產(chǎn)黨人的政治本色,做一個盡忠愛國的人。


        (144)家傳一首冰壺賦,庭茁千尋玉樹枝。——清·李光地家詩

        【釋義】冰壺,比喻清白廉潔。玉樹枝,比喻優(yōu)秀子弟。希望我家的子弟們常誦《冰壺賦》,后輩代代茁壯成長,多出“棟梁之材”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清朝名臣李光地一生清廉為官、勤政愛民。他以身作則,憑借家訓族規(guī)、村規(guī)民約,不僅約束了族人,改善了鄉(xiāng)里的社會習氣,還對周邊地區(qū)產(chǎn)生了影響。根據(jù)李光地的建議,泉州知府劉侃知、安溪知縣曾之傳設(shè)立府學,建造朱子祠,教化民眾,提高文化素質(zhì),革新了當?shù)孛袼住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text-decoration-style: solid; text-decoration-color: rgb(9, 42, 85)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同時,他還激勵著后人要像他一樣,心如明鏡、志向高遠、奮力拼搏,為國家多做貢獻。


        (145)人民培養(yǎng)汝,報答立事功。祖國如有難,汝應(yīng)作前鋒——陳毅《示丹淮,并告昊蘇、小魯、小珊》

        【釋義】陳毅十分注重對兒女的教育方式,曾多次作書以示兒女,教導他們敬畏人民,感恩人民。他懇切地告誡孩子們,“人民培養(yǎng)汝,報答立事功。祖國如有難,汝應(yīng)作前鋒”,希望子女永遠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。字里行間,盡顯陳毅對子女的殷殷期盼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在中國老一輩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中,陳毅具有傳奇色彩,頗受人們敬重。他戰(zhàn)功卓著,才華橫溢,被譽為“元帥詩人”;他是上海解放后首任市長,新中國杰出的外交家;他光明磊落,直言敢諫,彰顯了老一輩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的崇高品格。

        在黨和人民利益面前,陳毅元帥初心如磐,鐵骨錚錚,用生命和熱血書寫忠誠。他崇高的理想,磊落的胸懷,卓爾不凡的風采,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重與愛戴,也是每一位黨員干部永遠學習的榜樣。


        (146)人生在勤,不索何獲。——東漢·張衡

        【釋義】人一輩子要勤奮努力,倘不積極地探索研究,哪會有收獲或成就。這句話也表現(xiàn)出張衡勤奮努力,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、善于創(chuàng)造的民族,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,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、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,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(fā)展,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。湘江奔流看清廉,我們要以自己的“辛勤指數(shù)”換取群眾的“幸福指數(shù)”,以自己的辛勤工作打好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基礎(chǔ),建設(shè)好清廉石鼓,勤勞不負民族精神、勤政不負人民重托、勤奮不負偉大時代。



        (147)臨患不忘國,忠也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·昭公元年》

        【釋義】在患難的時候不忘記國家,對國家始終如一,忠心耿耿,為了國家利益,犧牲小我,將自己生死安危置之度外,這就是忠誠。

        【解悟】諸葛亮《兵要》中載:“人之忠也,猶魚之有淵。魚失水則死,人失忠則兇。故良將守之,志立則名揚?!币庵溉擞兄艺\的品德,就好比魚兒有了水;相反,如果失去忠誠的品德則很危險。

        到了近現(xiàn)代,“忠”字又有了新的內(nèi)涵。錢學森回國前,在美國被迫參加了數(shù)次聽證會,被問道“你效忠誰?”錢學森答道:“我效忠中國人民。”回到祖國后,毛澤東同志問錢學森是什么支撐著他歷盡辛苦也要回國,他以“茍利國家,不求富貴”作答。

        從董安于到諸葛亮,再到錢學森,忠誠的內(nèi)涵早已不再局限于對個人“小忠”,而上升為一種對國家、對人民的“大忠”。對當下的黨員干部來講,仍然需要常常拿起“忠”這把標尺,量量自己為人品格和為政擔當。













        久久精品免费毛片草,日本人妻播放一区,午夜免费在线视频日韩欧美福利,人妻系列日韩心得 国产精品交换视频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
          <td id="8cvuk"></td>

          • <sup id="8cvuk"></sup>